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

文藝復興時期

文藝復興時期(1400~1600兩百年),又稱為尼德蘭時期,法國北部、比利時、荷蘭一帶。作曲家都是尼德蘭人,從尼德蘭到義大利發展。

講究人文主義精神(中世紀時受教會約束限制),主要表現人聲清唱(acapela),沒有樂器伴奏,兩個以上獨立聲部互相交錯的複音風格到達頂點。

<<穿著武裝的人(士兵)>>L'ginne arme(羅馬妹),一件樂器配合人聲的單音世俗歌曲,文藝復興最早的作曲家-"杜菲"(1400~1474),把它拿來當主要旋律,變成複音音樂,
<<彌撒羅馬妹>>,最後一段羔羊經,有一個聲部是定旋律 cantus firmus(固定的歌)簡稱 c.f.,其它聲部跟它對位。之前做定旋律的都是葛利果聖歌,文藝復興時拿世俗歌曲當定旋律,寫宗教彌撒。

鳩斯昆.Desplay寫的經文歌(德文唸摩貼鐵)-<<阿美瑪麗亞>>對聖母的讚美,沒有定旋律,四聲部清唱,複音音樂各聲部要各自獨立又要統一和諧很難;聲部一個一個由上而下出現-->光輝。

3個m開頭的: 1.mass(彌撒) 2.motet(經文歌) 3.madrigal(牧歌)

宗教音樂:1.彌撒-有五段,做禮拜用的,拉丁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經文歌:單曲,單獨的,拉丁文

世俗音樂:3.牧歌:情歌占多數,風景,事情的敘述,義大利文。

鳩斯昆寫很多牧歌,如:<<蟋蟀>>(安葛利漏),伊薩克寫<<我必須離開你>>(伊斯布魯克-地名)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曾引用,聖詠,世俗音樂-->宗教音樂。

文藝復興晚期兩位作曲家: 拉索(拉素士)、帕勒斯提那,1594年一起去世。

拉素土什麼音樂都寫,帕勒斯提那以宗教音樂為主,經文的清晰度,被視為羅馬天主教的模範,四、五個聲部交織,複音清唱音樂,空前絕後。Marcellus馬歇利主教彌撒。

羅馬樂派:教皇所在地,保守,帕氏為代表。教皇的作曲家-阿雷葛利,寫<<米寫累壘>>(憐憫),1638~1870,復活節唱三天,莫札特十幾歲時參加羅馬復活節,聽了兩天寫出來。

威尼斯樂派:港口城市,經濟貿易,前衛。聖馬可(聖媽勒扣)大教堂有兩部管風琴,左右各一部,可做回聲效果。聲響分群,問答句特別多,影響後來協奏曲。

維勒特的姪-喬望尼.加布列利(里)1554,經文歌八個聲部分四個四個,喜歡最後有哈勒路亞,那邊哈這邊哈,可做聲響分群;後來演變成兩個銅管群(來自管風琴的靈感),八支銅管分四支四支,不是用唱的,用演奏的,<<帶有輕聲piano和大聲forte的sonata>>寫於1597年。

用唱的音樂叫cantata清唱劇(肯踏踏-歌曲,歌唱),用演奏發出聲音的音樂叫sonata奏鳴曲,(義大利文索那餒-碰撞所發出的聲音)

後來有木笛(group)和直笛(record)湊成一組,也有弦樂一組(想到弦樂四重奏),銅管群只有在加布列利時期。

樂器音樂興起(器樂),為鍵盤樂器而寫的-canzona(坎佐那)。

文藝復興晚期,複音漸漸凝聚成塊狀-->和聲、單音、樂器伴奏(像遊唱詩人)。

英國的牧歌,作曲家莫利(1557~1602)、威爾比(1574~1638),比較輕、自然優雅,對位沒義大利強烈濃厚,凝聚呈塊狀,格局不大;伊麗沙白女皇一世時,多是沙土比亞詩歌。

義大利卡契尼寫單聲部牧歌<<我美麗的阿嬤麗妮>>,一個人聲加魯特琴(或大鍵琴)伴奏,ABC三段體加coda尾聲。
文藝復興晚期進入巴洛克時期的特徵: 歌唱當中,尾聲的即興花腔表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