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

韋瓦第-The Spring

1717年,韋瓦第到曼圖亞專職菲利普郡主的宮廷教師,生活環境由街道狹窄佈滿運河的水都威尼斯,來到了風光明媚的鄉間,心情有了很大轉變;小提琴協奏曲"四季"據說就是在這裡創作的.

"四季"(Four Seasons)包括了春夏秋冬四首協奏曲,每一首協奏曲均由快慢快三樂章組成,各曲均附有十四行短詩,大約在韋瓦第五十歲時(1725年)由阿姆斯特丹的列塞納出版.

韋瓦第(Antonio Vivaldi, 1678-1741)誕生於威尼斯,取得神父資格後,有"紅髮神父"的稱號;任教於慈光音樂院(皮耶塔學校)達三十七年之久.他的協奏曲並不依循在柯瑞里後的編制創作,將"大協奏曲"中的小樂器組,以"三重奏鳴曲"的格式編寫.相對於柯瑞里在十八世紀前期對樂器作品的影響力,韋瓦第則是十八世紀中後期最富影響力的樂器作品作曲家.巴赫即藉改編韋瓦第協奏曲的方式,吸收到協奏曲的創作技法,而巴洛克盛期的協奏曲也都明顯模擬了韋瓦第協奏曲的特徵和風格,甚至也影響了古典派大師海頓及莫札特,促成古典時期交響曲和協奏曲的形式,被世人推尊為"古協奏曲之父".

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

貝多芬-Moonlight

1801年,貝多芬將這首"月光奏鳴曲"獻給他的一位學生兼情人-茱麗葉塔.奎賈爾迪,並稱她是:我熱愛並愛我的可愛小姑娘.

貝多芬(Ludwig van Beethoven,1770-1828)出生於萊茵河畔的一個小城波昂(Bonn),八歲時受父親約翰的安排,舉行一場成功的音樂會,之後在倪富門下學習作曲,鋼琴和風琴.

1792年,貝多芬為了拜在海頓門下學習作曲,搬到維也納定居;在十八世紀最後十年,約瑟夫二世廢除農奴制度,而維也納也陷入拿破崙戰事,貴族的地位大不如前;音樂會的興起,貴族們為了彰顯自己不凡的品味,開始有接觸傑出藝術家的意圖.貝多芬以超卓的音樂才華以及個人強勢的作為,扭轉了音樂家在貴族圈中的地位.早期寫的作品,承接了來自海頓,莫扎特的古典樂派曲風,例如第一,二號交響曲,但從第三號交響曲"英雄"(Eroica)開始,貝多芬擴大了樂曲的樂章組合,到了第五號交響曲"命運"時,引介了前所未見的伸縮喇叭,耳聾是命運對一位音樂家最大的嘲弄,貝多芬卻用音樂扭直了命運的曲線;最後一首第九號交響曲"合唱"(Choral)中則再加入人聲演唱的部份,他一生所完成的數百件音樂作品,引導古典樂派邁入浪漫樂派的門檻.

第三號交響曲原本是為拿破崙而作,但拿破崙後來透露統治者的野心,讓貝多芬氣得將那頁寫著獻給波納巴特的手稿扔在地上,重寫了第一頁的標題: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而寫.(波納巴特是拿破崙的姓)

第六交響曲"田園",蓄意去描繪一個具體的故事和圖像,和"標題音樂"(Program Music)相似,曲子共分成五個樂章:目睹田園時的喜悅之情,溪畔的景色,村人快樂的集合,雷電暴風雨,牧歌暴風雨後的感恩.

貝多芬的晚期寫了五首不朽的鋼琴奏鳴曲,題贈給魯道夫的"莊嚴彌撒曲"則是最偉大的宗教音樂作品.

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

舒曼- traumerei


鋼琴夢幻曲

舒曼(Robert Schumann,1810-1856)是十九世紀浪漫樂派的領導人物之一;他不僅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樂評人,經常以不同的筆名在所主編的"新音樂雜誌"中,發表對樂界動態的各種看法和評論.他的父親是一位書店老板,也是傑出的出版商,舒曼便在父親經營的書店中飽讀詩書;他的鋼琴作品經常安排富文學氣質的標題,例如"森林的景色"(Waldszenen),"冊葉小品"(Album Leaves),"兒時情景"(Kinderszenen),"狂歡節"(Carnaval),"阿拉貝斯克"(Arabeska),"蝴蝶"(Papillons).

舒曼並不擅長寫作大型作品,由於他對管弦樂團的配器音響所知有限,所寫的交響曲險的結構鬆散,缺少變化;不過有幾首傑出的管絃樂作品,例如1845年的鋼琴協奏曲,1850年完成的大提琴協奏曲,小提琴協奏曲(1853年).

1854年,長年被各種天使,惡魔幻象侵擾得痛苦不堪的舒曼,終於精神崩潰,試圖投萊茵河自盡,獲救後被送往精神療養院.年輕的布拉姆斯常前往探望.兩年後舒曼在療養院去世,留下妻子克拉拉一人扶育五個子女,克拉拉從此積極從事鋼琴演奏家的事業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