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世紀時期 (五~十五世紀約一千年)
1.宗教音樂-教皇葛利果一世編羅馬教會聖歌,天主教會儀式音樂,實用的配合儀式唱的 歌曲,沒有伴奏,清唱(acapela),由男生一齊唱同一個聲部旋律,即興演唱,沒有精確的節奏,樂句沒規則,順著經文唱,長短不均,著重經文,虔誠的跟天主溝通,當時不是拿來欣賞的。
2.世俗音樂-遊唱詩人,貴族帶家丁參加十字軍東征,到中東遊山玩水;法國南方興起,唱的都情歌,好幾段詩同一旋律,一句一句對得工整,前句後句,前句後句。
天主教儀式-彌撒(Mass):一般彌撒(主日彌撒,星期天主的日子所做的,經文有五段,垂憐經(Kyrie),光榮頌(Gloria),信經(Credo),歡呼歌,羔羊經(Agnus Dei),90%拉丁文:其中以垂憐經最簡單,希臘文,kyrie上主,唱三次,三位一體。
特定彌撒(進堂曲、階台經、歡呼歌阿利路亞、直唱曲、悲傷的奉獻曲、領主經)
另有安魂彌撒(Requiem),為死者舉行告別式時所進行的彌撒。
日課(Office):每天要做的,三小時唸一次經文,一天八個時段,二十四小時不間斷。
單音素歌(plainchant)分antiphonal:相對立的聲響,分兩組對唱。
responsorial:答唱風格,一人領唱,其它人和唱。
聖約翰讚美歌,Do Re Mi唱名的來源,義大利神父桂多.阿賴佐(Guido d`Arezzo)。
震怒之日(Dies irae)-許多音樂家用於安魂彌撒結束的讚曲(Tract)之後,例如威爾第,白遼土<<幻想交響曲>>,李斯特<<死之舞蹈>>
法國南方遊唱詩人troubadour --> 北方遊唱詩人trouvere --> 德國情歌手minuesinger(詩人也是歌唱家)。樂器是即興的。
布蘭詩歌:德國十九世紀時在慕尼黑Burana修道院發現收藏豐富的情歌手詩歌(十一,十二世紀的詩歌總集),二十世紀Orff奧福從中挑幾首重新譜曲,和老的布那娜沒關係。
複音風格:十一世紀左右慢慢形成,到十七世紀;眾星拱月的單音風格仍存在較小規模。(含「新藝術 14th」、「文藝復興時代15.16th」)
在原來聲部上或下增加一個聲部,形成對位,稱「複音化」。音樂進行中有兩個以上獨立聲部同時進行,「複音化」不只宗教音樂,也含世俗音樂,全部的音樂。
對位,就是交織,聲音的遊戲,不分主從;天主教本來反對,唱經文(motet)就好好唱,幹麻搞得那麼複雜,但作曲家覺得複音藝術性高,聲部交織的美感。
複音(polyphony)聽起來吃力,有時出現單音(monophony)調和一下,最簡單的複音手法-卡農,只是慢一步而已。
十四世紀「新藝術」Ars Nova,以法國馬修為代表。landini蘭第尼,世俗歌曲,敘事歌風格ballade style(芭蕾-->舞蹈),AABA
1 年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